创作人员:魏琳玲
院校: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品类别:D2-景观/园林设计
4873 302
设计说明:本课题选址在一家老水泥厂,设计面积有2公顷,相对普通公园而言面积非常大。本课题设计围绕“儿童”、“水泥”等关键词展开,对一块面积为2公顷的巨大工业废弃地进行设计。拆除部分原有厂房,保留特色建筑。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则是儿童在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与教育向儿童提出的,并且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现有的心理水平或者是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得发展动力。将废弃水泥厂改造成儿童景观作为设计课题结合儿童行为心理学理论、环境心理学、生态学、人体工程学等不同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本次儿童景观设计中,为不同儿童提供相应的户外成长型游戏景观。营造一个优质的景观环境,形成积极的儿童户外活动氛围,可以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一儿童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游戏设施上,更会体现在空间的设计上,形成多样化空间体验,增加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同时增加趣味性,激发儿童对生活的探索,感受生活带来的小惊喜。
指导老师: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