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匣

创作人员:赵泽茵,沈昊茹,陈师雅

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系

作品类别:D7-公共艺术设计

4918 86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以“汉字”为主题的公共艺术空间,采用模块化的手法来表现汉字生成逻辑。汉字又称方块字,汉字的表达方式和建筑的表达方式极其类似,解构分析即可发现其相似之处。汉字表达——笔画→偏旁→汉字→诗歌,建筑表达——基础模块→建筑构件、功能构建→整体空间。基础模块是从方块字提取母题“立方体(Box)”元素,分别采用600、500、400mm的模数形成建筑构件、功能构件和展览构件。 设计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出发点,创造由诗歌产生的空间——叙事性空间。辛弃疾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古代元宵节的烟火气息形成对比。作者从纷繁热闹的街道过渡到孤寂冷清的巷落。这也正是设计的空间组织手法和流线生成逻辑之所在。 方案设计了两种不同性格的空间,一个是大而广布丰富的空间:展览空间、功能空间,它融入全部世俗活动,设计景观灰空间和室内展览空间,利用结合五感的展陈方式赋予空间特定的主题。另一个是小而高耸纯粹的空间:精神空间,这是一个利用结构光影和诗词吟诵形成的冥想空间。通过展览流线的引导,使观展者在参展过程中了解汉字,感受汉字发展变化中的“声、形、象、数、理”,并在潜移默化中体味诗歌意趣。

指导老师:雷鑫